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1000多只野生大熊猫,今天有了最高管理机构!

川报观察 2019-03-30

大熊猫国家公园来了!

高萌预警!

2004年8月28日,在宝兴县高海拔山区拍摄的野生大熊猫。(高华康 摄)


2009年1月21日,在宝兴县硗碛藏族乡泥巴沟拍摄的野生大熊猫。(高华康 摄)


10月29日下午,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在四川成都成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和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等共同为管理局揭牌。


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覆盖哪些地方?包括多少只野生滚滚?别着急,往下看↓↓↓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驻成都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加挂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牌子,承担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


四川、陕西、甘肃三省林业厅分别加挂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陕西、甘肃管理局牌子,接受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业务指导,省以下设置若干分局和管理处,实行垂直管理。


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涉及四川、陕西、甘肃三省12个市(州)、29个县(市、区),总面积27134平方公里,其中大熊猫栖息地面积18150平方公里,分布有野生大熊猫1614只,分别占全国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和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的70.66%和86.59%。


四川园区面积2.02万平方公里,占公园总面积74.4%,涉及成都、德阳、绵阳、雅安、广元、眉山、阿坝7个市(州)的19个县(市、区,有野生大熊猫1205只大熊猫栖息地面积1.44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野生大熊猫总数和栖息地总面积的74.6%和79.5%。


揭牌前,张建龙尹力等参观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成果展,听取了相关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讲话。国家有关部委和甘肃、陕西、四川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揭牌活动。


试点一年零九个月之后,大熊猫国家公园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统一管理机构。


那么,管理局属中央事权的背后,有哪些考量?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又该如何落子?


川报观察记者在揭牌前独家专访了首任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人苏宗海

川报观察记者专访苏宗海


记者:我们注意到,大熊猫国家公园是中央事权,这是已经开始试点的十个国家公园中非常少见的,这是如何考量的?


苏宗海: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中央事权,是一开始就中央明确的,承担中央事权的职责。


大家也可能注意到,除大熊猫国家公园外,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和祁连山国家公园也是归属中央事权。我的理解是,这三个国家公园都是跨省的,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统筹推进试点和建设。


大熊猫国家公园横跨川陕甘三个省12个市州29个县(市、区),划入区有2.71万平方公里。这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各类保护地(保护区、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等)和保护机构多样,客观上需要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逐步把保护政策、发展政策统筹起来,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自然资源资产。


记者:据我们所知,三省的客观差异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消除,如何分区域施策?或者说,如何把管理局的管理力量下沉?


苏宗海:其实,管理局挂牌只是第一步。


下一步,我们将会视情况,分区域、按照大熊猫栖息地山系分布建立二级管理机构,延伸管理触角、细化管理职责。初步的想法是,在川陕甘三省或者大相岭、岷山、邛崃山系和秦岭山系,组建管理局下属或地方所属的区域性管理机构。在此基础上,整合现有的划入区保护力量、资源,建立起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管理体系。最终实现,每个划入区都有人管、管得好。



记者:谈到下一步的工作,在管理局挂牌后,将会有哪些动作


苏宗海:这要依据现在工作情况来进行研判。


自去年初中央批复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之后,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开始全面启动。目前,初步的勘界、划界工作已经完成,我们下一步工作要进一步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的出台。必须承认,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川陕甘三省做了大量基础性、前期性的工作。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工作,全面停止国家公园范围内新设采矿权、商业性探矿权、新建水电站等建设项目审批,关闭、取缔了违法违规的开发矿产资源或其他项目,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国家公园理念,坚持以大熊猫野生种群和栖息地保护为核心的生态功能定位,大熊猫国家公园第一要务是保护,而不是开发。建立国家公园的目的就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始终突出自然生态系统的严格保护、整体保护、系统保护,把最应该保护的地方保护起来。


试点区域内有野生大熊猫1614只,栖息地1.815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国总量的86.59%、70.35%。同时,划入区还分布有8000多种野生动植物。这些是不可复制的自然财富,谁也承担不起破坏的责任。而且,任何一种物种的消长,都可能产生生态系变化的“蝴蝶效应”。


怎么保护呢?我的看法是,国家公园重点是发挥大熊猫这一旗舰物种的“伞护”作用,加强以大熊猫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对大熊猫同域分布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实施抢救性保护,保护和修复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系统。同时,寻找到一条在不破坏生态平衡基础上的改善发展之路,改善划入区原住民的民生。


微观上说,下一步的工作,基本都是开创性的,比如说划入区自然资源产权如何处置、已有设施如何处置等等。这些工作不能说都是前所未有,但绝大部分是开创性、探索性的。



记者:说起改善民生,据我们所知,划入区有大量的原住民。


苏宗海:是的,划入区的原住民超过了23万。怎么改善他们的民生?总的来说,就一个原则: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此基础上,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需要廓清的一个观点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第一要务是保护不假,但也不是圈一块地就完事,更不能成为一块“飞地”,也会有不少改善民生的措施。


根据中央政策精神,试点期间,划入的区的原住民的民生、社会服务仍然由所辖地政府负责。


而按照功能区划,大熊猫国家公园内,有科普游憩区、传统利用区。在试点到一定阶段,我们会根据不同的功能分区,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增加原住民的收入。比如,设置管护岗位、增加生态修复投入等等。


1982年9月30日,在硗碛乡,大熊猫产下一只幼崽,幼崽在母亲怀里发出咩咩叫声,拍下大熊猫野外产子的罕见画面。(高华康 摄)

揭秘!大熊猫国家公园落子背后:四川首倡,十五年后修成正果


得知揭牌,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研究会、著名大熊猫文化学者、原雅安市副市长孙前感慨万千。


“整整15年了,我们当时提出的建议,终于开花结果了。”


揉了揉眼睛,孙前开始回忆。那是2003年,彼时,他还在雅安担任副市长,会同中科院成都地理所的专家联合调研后,递交了一份关于建立的国家公园报告。这也是目前有据可查的关于大熊猫国家公园最早的倡议。


在这份报告中,孙前等人呼吁,以雅安、阿坝、凉山等地为中心,建立一个以大熊猫为主题的国家公园,“集保护、科普、游憩于一身,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可能与思路。”


孙前不打无把握之仗。此前,他曾前往美国等地现场考察过国家公园的运行模式,光是笔记就记了两大本。同时,他还在大熊猫文化与科研界极富盛名——也是2003年,依据他的另一份调研报告,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碧峰峡基地正式落户雅安。这一举措,为日后“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卧龙大熊猫转移提供了落脚点。


2004年8月28日,工作人员在宝兴锅巴岩营救受伤大熊猫。(高华康 摄)


但受限于时代等因素,孙前和中科院成都地理所的这份报告石沉大海。但此后,只要有机会,他便在公开场合呼吁,“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享誉世界,成了一张名片;我们四川有这么丰富的大熊猫资源,只要整合得好、利用得好,绝对不比他们差。”


沉寂了10年后,2013年底,一个偶然的契机,再度点燃了孙前的梦想。


当时,雅安市正在编制“4·20”芦山地震灾后重规划,孙前等专家旧话重提。这一次,他们的呼吁很快得到业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回应。“但这时候,我们还是着眼于四川本土建立国家公园的概念。”省林业厅野保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省林业厅当时的设想,是把雅安、成都、绵阳三市的大熊猫栖息地、潜在栖息地、基因交流走廊带整合,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


“就是这一年,我们明确提出‘大熊猫国家公园’这个概念。”


谁也没想到,发轫于四川的倡议,得到了回应出乎意料。


“当时,国家局一看这个,就觉得很兴奋,决定把这个区域再扩大、模式再创新。”原国家林业局大熊猫办相关负责人回忆,在中央部委层面看来,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范围应该更大、探索的东西应该更多。


此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与试点正式进入中央最高决策层的案头。最终,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成为仅有三个经过最高层审议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试点方案)。



川报观察记者 胡彦殊 王成栋 摄影 田为

编辑 黄颖

校对 张通

审核 孙琪

高华康:30年来穿梭原始密林 追踪拍摄野生大熊猫

四川首颗自主研发商用卫星发射成功!(视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